
(圖片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)
作者:橫山秀夫
出版社:臉譜
出版日期:2006年02月03日
書中收錄四則短篇,
簡介:(節自博客來網路書店)
鎖在保險箱裡的三十本警察手冊突然不見了,會是外面的人幹的,
還是自己人動的手腳?如果是自己人搞的鬼,他的目的是什麼?-
十三年前,山本因為殺害和自己有一夜情的高中女生而入獄。
如今,假釋出來的三個月後,他接到一通匿名電話,
對方希望委託山本,幫他殺一個人。-
全國大報來電挖角,跑了七年社會新聞的地方報記者真知子受寵若驚。
此刻,她非常需要表現,她非常需要情報來源放個獨家消息給她。
她來到與情報來源第一次碰面的停車場碰運氣,
但,今晚,情報來源沒有現身。-
安齋法官在開庭時睡著了,而且還說夢話,叫了三聲老婆的名字。
更糟的是,開庭當時有媒體在場。安齋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睡了多久,
更不知道媒體會怎樣審判他犯下的錯誤。-
這是我第一次看橫山秀夫的作品。
曾有一次想借他另一本有名的作品「半自白」,但不曉得為了什麼原因放了回去,
這次大概是有緣,又拿了他的作品來閱讀。
「動機」是四則短篇小說,各有各獨特的味道,故事情節都是獨立的,
相同的特徵應該是在於,這四篇都沒有一個專門偵探的角色。
很多推理小說都有一個專門解謎者,有的是警察、有的是偵探、有的是高中生……,
無論設定的人是怎樣的背景,一定是個心思縝密之人,來為犯罪事件找到幕後兇手。
不過我覺得「動機」不同,這四個主角都很平凡,
劇情的發展就像我們一般人,在遇到問題時會一直想破解一樣,
只不過是在找出事情發生的原因,然後解開心中的疑惑。
警察手冊為什麼會不見?貝澤警官一直想找到犯人;
打電話的人到底是誰?山本試著找出答案;
為什麼大報社要來挖角?真知子想知道原因;
審判當中是什麼讓他打瞌睡?安齋想辦法理出頭緒。
於是,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,有的開始找線索,有的開始捫心自問,
最後的答案也許是自己解出的,也許是無意間發現的,也許是犯罪者的最後自白。
很不像推理小說的推理小說,但把人那種表裡不一的行為描繪得很好,
即使笑臉迎人,也難保是出自真心;大方的提供情報,真的是為了想幫助記者嗎?
一切的一切,都很難去猜測。人,是最難預料的動物。
結局真的很難猜,或許也因為篇幅太短,劇情交代的不夠完整,
所以看的人比較難去找出蛛絲馬跡,有空可以去閱讀、挑戰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