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 (圖片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


作者:宮部美幸
出版社:獨步文化
出版日期:2006.07.28


「對別人的不幸感到幸災樂禍的傢伙,即使用盡各種辦法,
都仍像蔓延在大雜院的蟑螂一樣撲滅不完。」-摘自<魔術的耳語>


今天去文化中心,本來是打算借幾本書回家看,
沒想到早已忘了多年前曾經辦過借書證,
今日想辦時,阿姨告訴我除非辦遺失繳一百元工本費,
不然還是要拿那張借書證來借書。

雖然不知道借書證被我放到哪去了,可是好像還有那麼一點印象,
也不想浪費一百元,所以跟阿姨說我會回家找找看。(果然,回家翻翻就發現了。)

既然沒有借書證,就沒辦法照計畫借書回家,
可是已經頂著烈日來到這裡,就這樣打道回府也太浪費了,
於是我先在裡面亂逛熟悉地形,以便下次可以快速找到我要的書所在處,
接著就到我最愛的小說區,打算找一本書好好閱讀。

「宮部美幸」是一個我很喜歡的作家,
無論懸疑、推理、時代、恐怖小說,都相當有她的風味,
當我在書架上掃到她的名字時,便毫不考慮的拿了下來,
她寫的書絕對有一定的品質保證。

「魔術的耳語」1989年曾獲得日本推理懸疑小說大獎,
2004年商周曾出版,後來獨步文化2006年改版推出。

一個下午,我窩在閱覽室裡,堅持一定要看到結局,
好久沒這樣清心的看著小說,覺得好充實。


是兇手殺了人?還是被害者被自己的罪惡感給謀殺了?


「催眠」,一種很玄的東西。
過去曾閱讀過幾本外國學者寫的關於催眠的書,
內容很吸引我,也讓我產生好奇感,
我相信催眠或許真能喚起過去幾世的回憶,
而解決一些醫生沒法查出病因的恐懼、病痛,
但是要自己親身體驗,還沒有那麼大的勇氣,萬一回不到現實世界怎麼辦?
總還是有存疑的地方,畢竟這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,我還沒能理解的很透徹。

用「催眠」來殺人,總覺得說服力不夠。
殺人過程很順利,而且說了好像就一定辦得到,
其實,在兇手自白時,我內心是有點覺得太扯了,
這種手法沒辦法讓我信服,雖然他實在是非常厲害,
能夠達到自己報仇的目的,而且只動口不動手,
若不是最後他用遺書向世人供述罪行,一切能否真相大白?

所以,我總覺得這樣的推理不像推理,殺人的手法也缺乏科學證據,
但,無法否認的是,世上有些事情還真無法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。

也許並不是兇手有著神通廣大的本領,而是被害者因自我曾犯下的過錯,
內心存在著極大的恐懼,最後被這樣的龐大心理壓力所牽制。

是一種潛移默化,是看不見的無形力量操縱著,
就像俗語說的「不做虧心事,不怕半夜鬼敲門」。

若不是內心的懼怕,又怎能被他人所制約?

只是犯錯的人內心也許有著些許罪惡感,卻總是有百般的藉口可以推託,
好想總是有千百個不得已的理由,逼迫著他們去犯錯,
所以社會上常有犯罪者都說:「因為……,所以我才會……」。

難道因為說出這些話就可以讓過錯合理化嗎?
那些因為所犯的罪而受到傷害的人就得自認倒楣嗎?


一切總是不公平。


宮部美幸寫的小說,推理精不精彩我覺得不是最大的重點,
厲害的是她對於人性的脆弱、社會的無情、現實的殘酷,
總是描繪的讓人感到心有戚戚焉,
每每在看完了之後,都會忍不住感嘆,
是啊!我們的社會好像就是這樣,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世界變成這樣呢?

有些人喜歡造成別人的不幸,有些人喜歡拿別人的不幸做文章,
有些人喜歡對他人的不幸落井下石,有些人對所有的不幸冷眼旁觀。

沒有人願意不幸,既然我們都是這麼想,
那又為何要讓其他的人受傷?

是人性的自私造就了今日的社會黑暗面嗎?
如果,每個人都能為他人多想一點,是不是有些事會變得不一樣?

只是,也許很難,
所以每天看新聞報導,都會有令人不捨的消息。

從自己開始做起吧!
「堆沙能成塔」,多一個善心的人,世界就多份善心的力量。


哈!今天怎麼說得這麼嚴肅,大概是看了小說有感而發吧!
相信所有的一切,都會越來越好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ao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